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“文物里的小美好——妙趣横生的古建筑”活动

TIME:2025-04-15来源于:南京市民俗博物馆

为传承中国建筑文化,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民居的探索热情,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于2025年4月11日共同开展了“文物里的小美好——妙趣横生的古建筑”主题社教活动。活动通过实景探访、知识课堂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,带领学生们在青砖黛瓦间感受古建筑的精妙智慧,在指尖创作中体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。

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的甘熙宅第,素有“九十九间半”之称,是江南与北方建筑艺术交融的典范。活动伊始,社教专员以“建筑会说话”为引,带领学生们走进这座“活态博物馆”,通过互动问答,学生们初步了解民居建筑的分类、功能及地域特色,并对“礼制秩序”等传统营造理念有了直观认知。

在沉浸式探访环节,学生们组队穿梭于宅第的深院回廊。社教专员以甘熙宅第为例,揭秘古建筑“冬暖夏凉”的智慧:天井的巧妙设计形成自然通风系统,穿堂风穿庭而过;榫卯结构的木构架兼具柔韧与稳固,历经百年风雨仍巍然挺立。学生们抚触雕花窗棂,仰望梁架飞檐,在实景中触摸“防震防水”“采光隔热”的匠心密码,惊叹于古人的营造哲学。‌

为深化学习成果,活动特别设置非遗手作体验环节。学生们分为两组,分别以“布贴画”还原江南名楼“津逮楼”,用“葫芦画”描绘粉墙黛瓦的民居胜景。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,学生们将布片裁剪拼贴,以布为笔再现楼阁层叠的韵律之美;另一组学生手握画笔,在葫芦表面勾勒飞檐翘角,让传统建筑跃然于立体弧面之上。

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,更是流动的文化基因。本次活动以古建筑为载体,将文物保护、非遗技艺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,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青少年读懂建筑背后的中国智慧,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。未来,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将打造更具特色的课程活动,让传统文化基因在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土壤中萌发新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