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ME:2015-07-01来源于:南京市博物总馆
南京市博物总馆“十三·五”时期发展规划
一、总体思路
根据国家文物局《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(2011-2020年)》及市文广新局关于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,建立完善统一、高效畅通的运行机制。按照有利于促进文博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、有利于提升总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、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,在2020年之前,进一步完善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,完善博物馆社会服务、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,强化行业指导和专业服务、确保博物馆质量和水平,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,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,积极发挥博物馆行业组织的作用,推动行业自律和博物馆专业化水平提升。
完成整合内部资源,实现“文物藏品、场馆资源、专业人才、服务管理”四个打通,建立健全上下对口、条块结合、分工负责的博物馆总馆体制,切实加强文博队伍能力建设、制度建设、装备建设、形象建设和廉政建设,建设统一的总分馆管理体系,完善工作制度,提高队伍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水平,规范日常管理工作。制定培训规划,优化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,对全馆工作人员进行轮训,逐步改善队伍结构,培养一批专家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业务骨干。
二、重大目标任务和工程项目
1.完成市博物馆、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市民俗博物馆一级安防工程;完成瞻园文物安全综合管理省级实验区试点工程和“江宁布政使衙署”建筑维修工程;完成六朝博物馆办公区域、文物库房等配套设施工程和江宁织造博物馆、渡江胜利纪念馆险情排查、修缮工程;完成江宁织造馆“南京云锦”陈列改造、梅园新村纪念馆扩建及基本陈列改造、太博馆基本陈列改造及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建设工程、徐达及李文忠墓园文物保护和综合环境整治工程;配合完成明朝博物馆基本陈列、南朝博物馆、东吴博物馆、南唐博物馆等展陈项目任务。
2.明确和加强文博队伍能力建设、制度建设、装备建设、形象建设和廉政建设,提高综合执法队伍的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水平,规范综合执法工作。全面建立分支机构责任制,完善培训考核、绩效评估、信息通报、协调配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制度,进一步推进总馆各项工作的法制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。
3.实现文物资源的科学统筹与共享:加大文物征集力度,切实丰富馆藏;在科学分类、优化配置的前提下,进行总馆文物库房综合建设,制定文物库房预防性保护方案,实现总馆文物资源的统一管理;进一步完善文物藏品信息,形成文物藏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。探索业务研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:组织专家成立专业学术研究委员会,加强业务研究、拓展与指导,重点开展文物藏品内涵的挖掘研究以及博物馆区域特色的研究出版。创新展陈理念,提升专业水准:加强博物馆策展人培养及机制建设,围绕博物馆主题和馆藏,提升和改造基本陈列,策划特色主题临展,进行高水平展览的国际交流。
4.加快推进总馆信息化平台建设,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、移动办公平台,加强总馆及各分支机构的官方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网络平台建设,完成总馆可移动文物数据库、考古资料数据库、文物保护研究数据库的建设,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综合工作水平。
5.创办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文创产品商店,加强与互联网文化、旅游、产业等高新技术公司的合作与交流,研发具有南京红色文化特色、博物馆特色的文创产品,加强与市民卡公司的合作,发行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年卡,实现参观人数、门票收入逐年提升。
6.力争使总馆达到运行机制完善、业务素质过硬、策展团队一流、服务保障有力、改革成效显著、国内影响巨大的奋斗目标,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三、具体措施
按照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《关于印发<南京市博物总馆主要职责、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>的通知》(宁编字〔2013〕38号)等文件的精神,认真贯彻执行《博物馆条例》,总馆已制定下发《南京市博物馆总馆2015-2016年工作计划》、《关于规范办公运行机制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等规范性文件,提出了加强文博队伍建设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、完善办公运行机制、加强文化产品开发、提升综合业务水平、创建一级博物馆等的明确目标、任务和具体措施。“十三·五”期间,总馆将按照既定的目标、任务,逐步组落实各项工作任务。